国产高清不卡视频_国产喷水吹潮视频www_国产特黄一级片_中文av免费观看_国产真实的和子乱拍在线观看_中国a一片一级一片_亚洲成人一二三区_国产一级黄色av_五月天综合激情网_免费视频网站在线观看入口

郵箱登錄: CSSC郵箱 CSIC郵箱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集團新聞 → 正文
國企開放日|在這里,讀懂中船“智領深藍”!
來源: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     日期:2025-10-31    字體:【大】【中】【小】

  桂香未散,科創尋蹤;海風送爽,動力探源。10月30日至31日,中船集團國企開放日暨品牌宣傳周媒體采訪團開啟了收官站的行程,先后走訪了身處武漢湯遜湖畔的七一七所和位于青島海西灣的中船發動機。從亞納米級的原子世界,到重達百噸的金屬裝備,在一次次的探秘中,記者們對中船集團智領深藍的感知也越發深遠和廣闊。

  第五站:七一七所

  你知道嗎?在武漢湯遜湖畔,有一家神秘的科研院所。10月30日,冒著蒙蒙細雨,記者們來到這座深耕光電技術領域的科研殿堂,開啟了一場“追光而行”的科技探秘之旅。
  作為中船集團核心科研力量之一,七一七所肩負強軍報國使命,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用六十余載的創新堅守,在江城大地上點亮了屬于中國船舶的科創之光。目前,七一七所已發展成為國內領先的光電技術研究所,專業覆蓋光電子信息、光電導航、光子原子精密測量等多個領域,是我國光電、導航裝備領域的核心供應商。
  在七一七所,記者們爬上百米高的試驗塔,親身體驗紅外系統設備,觀看系列產品展示。“使用這個20倍連續變焦可見光透霧光機系統,能把17公里之外長江大橋上的鐵索鏈看得清清楚楚。”技術專家介紹說,目前七一七所在民用領域已經能夠做到83倍光學變焦,焦段可以實現從12毫米直到1米,裸眼觀看50公里外的目標也不在話下。
  激光陀螺,被譽為慣性導航系統皇冠上的明珠,雖然只有巴掌大小,卻集成了光、機、電等多學科領域的尖端高科技。在七一七所光量子器件研究中心,記者們見證了陀螺核心部件的整個誕生流程。實驗室里,配方神秘的磨料在平臺上一圈圈流轉,與科研人員專注的神情共同勾勒出最生動可感的創新圖景,記者們紛紛舉著手機、相機記錄下這一幕,不想錯過這個“了不起”的瞬間。
  “為國防現代化建設而奮斗”——在隨后的座談會上,這句銘刻在七一七所門口的口號,愈發引發記者們的共鳴。“沒想到船舶科研能在量子領域走這么遠,太震撼了!”“從陀螺到量子,七一七所的勇闖‘科技無人區’的故事讓人看到了中國船舶的硬核實力。”大家紛紛表示,這次探訪不僅讀懂了光量子技術的奧秘,更深刻體會到中船科研人“隱姓埋名鑄重器”的家國情懷。在記者們的筆下與鏡頭中,七一七所人追尋的那一束束微光,將在祖國的深藍征程上愈發明亮。

  第六站:中船發動機

  你知道嗎?正是在這里,中國結束了不能制造船用低速柴油機的歷史;正是在這里,中國誕生了國內第一臺甲醇雙燃料發動機。10月31日,記者們北上青島,走進位于海西灣的中船發動機,在這座“船舶心臟”制造基地,開啟一場解碼綠色動力、見證“中國智造”的工業探秘之旅。
  踏入中船發動機展廳,記者們便被時光力量吸引,走進了“時間長廊”,這里記錄著中船發動機一個又一個里程碑式的突破。從1958年大柴公司成功研制我國第一臺船用低速柴油機,到1970年宜柴公司誕生,2006年青柴公司成立,再到2017年青島、宜昌、大連三個低速機發動機制造整合重組,沿著時間軸線前行,中船發動機的發展歷程清晰呈現。而展室中陳列的液化天然氣(LNG) 雙燃料主機、甲醇雙燃料主機等現代產品模型,與這段白手起家、篳路藍縷、踔厲奮進的歷史交相輝映,直觀地展現了中船發動機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的跨越。
  在中船發動機生產車間,精益生產管理模式下,一臺臺“巨人”般的船用低速機正在有序組裝,記者們行走其間,近距離觀察主機的結構與管線布局,追問清潔燃料的儲存、噴射等技術細節。目前,中船發動機擁有30多個試驗臺位,試驗能力覆蓋LNG、甲醇、氨燃料等全系列多燃料低速船用發動機產品,多燃料試驗能力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具備從試驗臺到碼頭總成一體化吊裝發運能力。
  “我們生產的甲醇雙燃料低速機與傳統主機相比,可減少50%的氮氧化物、97%的硫氧化物、90%的顆粒物和11%溫室氣體的排放,是目前世界上最環保的船用二沖程主機之一。”技術人員不無驕傲地介紹說。“從‘無’到‘有’突破甲醇主機技術,從‘有’到‘優’領跑綠色動力,中船發動機的故事太讓人振奮了!”記者們不禁感嘆。談及未來規劃,中船發動機負責人表示,目前零碳排放的氨燃料主機研發正穩步推進,“十五五”期間企業計劃形成全缸徑、全系列低碳零碳船舶動力產品譜系。
  探訪接近尾聲,中船發動機的低碳零碳技術成果無疑成為此次國企開放日的核心亮點。“這里不僅是智造基地,更是中國船舶動力的‘夢工廠’!”記者們表示,此次行程不僅見證了綠色動力的硬核實力,更感受到中船人“產業報國”的使命與擔當。
  而那一顆顆即將駛向深藍的“船舶心臟”將和記者筆下、鏡頭中“心臟誕生的故事”一起,承載著中國船舶工業的綠色夢想,為全球航運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勁的中國動力。

| 記   者:王 倩
| 責   編:高紅梅
| 一   審:鄺展婷
| 二   審:項 麗
| 三   審:甘豐錄